close

  “雙輪驅動”打破“過剩怪圈”
  必須真正打破“有形之手”的不當干預,才能從源頭遏制“過剩怪圈”
  文/《瞭望》新聞周刊記者
  何欣榮楊毅沉陳鋼
  國務院《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》已經出台月餘,針對當前我國部分行業供過於求矛盾突出,提出消化一批、轉移一批、整合一批、淘汰一批“四個一批”化解產能過剩的思路,相關部門、行業協會、地方政府正摸排情況,陸續開出藥方,遏制產能盲目擴張。
  國際上衡量產能過剩一般採用產能利用率指標。部分歐美國家將79%~83%的產能利用率視作正常水平,產能利用率低於79%表明存在過剩現象。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截至今年二季度末,我國所有工業行業的產能利用率為78.6%,鋼鐵、水泥和電解鋁等一些行業,產能利用率低於工業平均值。
  在北京、上海、山東、福建、湖南等省市調研採訪中,基層幹部和企業界人士對本刊記者表示,相比於單純的“壓指標”,“四個一批”力求“長短兼顧”,思路正確。但部分受訪者擔憂,如果沒有進一步的細化措施,“四個一批”在落實中會否因為過度“計劃”而變成“拉郎配”?
  如何盡可能運用市場化手段將政策落到實處?採訪中,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認為,應遵循“市場形成的過剩產能由市場化解,非市場因素形成的過剩產能由政府主導化解”的原則。從長遠看,為避免陷入“過剩、干預、再過剩、再干預”的怪圈,必須真正打破“有形之手”不當干預,從源頭遏制“過剩怪圈”。
  產能過剩存三大爭議
  從上述產能利用率指標來看,產能過剩在我國工業領域普遍存在,在部分行業比較嚴重。採訪調研中,記者瞭解到,特別是鋼鐵、水泥、電解鋁、平板玻璃等高消耗、高排放行業,在經濟下行壓力下,產能過剩引發的“陣痛”已顯現,由此形成的經營壓力仍在進一步加劇中。
  但是,對於每一個具體的行業來說,怎樣算是產能過剩,社會各界的看法並不統一,有些方面甚至爭議較大。
  有的認為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,不必驚慌失措;有的認為當前產能過剩問題是實體經濟發展面臨的最棘手問題,如同洪水猛獸。目前各界關於產能過剩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:
  一是產能過剩到底“誰說了算”?有專家認為,當前對於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程度,缺少統一的數據支撐判斷。比如鋼鐵產能方面,有關部門與行業協會各有一套數字;新興產業方面,相關統計未區分規劃產能和實際產能,不能反映實際情況。此外,部分“上位企業”宣揚產能過剩,其動機是為了阻止別的企業進入該行業。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金碚說:“在一些領域,由於政府實行審批制,一些‘擠上車’的企業老是喊產能過剩,而沒擠上車的企業還看到車裡有空位呢!”
  對此,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,未來將建立全國統一的投資項目信息率,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。
  二是絕對過剩還是階段性過剩?典型者如重卡行業,根據規劃“十二五”末我國重卡產能將達到280萬台,而目前的最高年銷量不過130萬台,很多人為此驚呼重卡產能“嚴重過剩”。但濰柴動力執行總裁張泉對重卡的過剩問題表現坦然:“從以往經驗看,重卡的需求波幅是GDP的兩倍。高峰時濰柴一個月的訂單達到7萬台,低谷時只有1.7萬台,企業到底按照哪個數字準備產能呢?我們相信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,中國經濟消化重卡現有產能不是問題。”
  上海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也認為,與傳統產業不同,一些新興產業屬於階段性過剩,資本進入並儲備一定產能,說明產業存在突破發展的可能,如果國內需求真正打開,“今天的過剩將成為明天的希望。”
  三是過剩的產能是包袱還是財富?壓力之下,一些人視過剩產能為社會包袱,相關行業受到“歧視”。上海一家光伏企業負責人反映,該公司今年一季度在日本市場的銷售額是去年全年的2倍,但銀行仍然不斷收縮信貸,今年上半年就壓降貸款規模7億元。
  但也有研究者認為產能過剩是“財富”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,當前累積的巨大產能,是數十年投資的成果,一定程度上是國家的“財富”。考慮到國際金融危機後,發達國家重振製造業、向實體經濟回歸,我國更不應該輕易否定已形成的產能優勢。比如我國當前的鋼鐵產能雖然很大,但人均鋼鐵存量只有美國的1/5,繼續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,以及國防現代化,都離不開鋼鐵這個硬通貨,化解產能不應矯枉過正、自棄優勢。
  找準過剩癥結
  儘管從某種角度來看,產能過剩是市場經濟的常態。而且,適度的產能過剩,能激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動力。不過,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說,我國的產能過剩,除了市場競爭外,還有體制機制的原因。突出表現為地方政府因經濟發展衝動,以土地、稅收優惠和財政資助等方式干預市場,引發部分行業過度投資。
 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認為,造成產能過剩的原因除市場因素外,還有體制機制、管理方式、發展方式等深層次原因。特別是土地、能源、資源等要素市場化改革滯後,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難以有效發揮;集中審批管控競爭行業發展的方式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;規範市場公平競爭的規則、環境不夠完善;產業集中度低,沒有形成由優強企業主導的產業發展格局等。
  記者採訪瞭解到,非市場因素形成的過剩產能對實體經濟危害大,光靠市場難以化解。以鋼鐵為例,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所長趙昌文認為,我國鋼鐵產能已達到10億噸左右,足以滿足“十三五”時期的需求,鋼鐵工業正陷入嚴重過剩、絕對性過剩。造船行業也是重災區。浙江台州100多家中小船廠,正常經營的只剩下40餘家。
  一些新興行業也因產能過剩遭遇煎熬。曾經“風光無限”的LED企業,去年利潤普遍下滑50%以上,成為股市上的“變臉王”板塊,廣東中山的LED企業主甚至發生“跑路”事件。
  山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卜昌森說,由於需求放緩、產能過剩,今年煤炭價格從去年的每噸近900元,一度下滑至600元左右。即便如此,也只能說煤炭行業進入了“深秋季”,“寒冬期”還未到來。因為過去“黃金十年”內大量投資形成的煤炭產能還會繼續釋放,而美國頁岩氣革命、國內生態文明建設等又對煤炭需求形成了抑制。
  受市場力量持續倒逼,不少地區已經主動“壓指標”,設法消化過剩產能。記者在東部某省採訪時發現,該省原有鋼鐵產能6300萬噸,今年計劃壓縮產能20%。
  推進體制機制改革
  破解“過剩困局”
  由於我國產能過剩成因複雜,單靠“有形之手”或“無形之手”都難以解決,宜逐步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、政府調控為輔的化解方式。金碚認為,正由於成因複雜,所以化解起來需要相當長的時間,不能有“畢其功於一役”的浮躁心態。在化解過程中,要吸取之前的教訓,通過改革更多地讓市場發揮作用。
 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,完善退出平臺和退出援助。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介紹說,包括鋼鐵在內的產能嚴重過剩行業,國有企業占比很高,資本流動性差,宜建立適應大宗交易的第三方平臺進行產權交易,方便過剩產能退出。山東鋼鐵集團董事長任浩說,集團旗下的濟鋼淘汰6座350立方米高爐後,僅富餘人員人工費用每年就達10.8億元。在缺少援助的條件下,淘汰難度越來越大。
  趙昌文建議,對於產能過剩問題應該根據各行業的發展情況,動態進行政策評估和監督。從長遠看,需完善市場體系,理順政企關係,加強國有企業改革。只有政府在經濟領域的職能真正轉變,才能防止發生新的產能過剩。
  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,杜絕地方補貼現象。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江飛濤認為,在依靠市場力量化解產能過剩方面,重點是加快要素市場改革,把重要資源配置由政府主導讓位給市場,讓要素市場從政府的分割管理狀態進入到市場化、規範化的運作狀態。比如明晰土地產權,深化土地市場的改革,理順土地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,從根本上杜絕地方政府通過低價甚至零地價供地為企業提供補貼。
  此外,在產業政策上也需要實現兩大轉變。一是從當前的“扶大限小”傾向轉為對企業研發和創新的普遍支持;二是產業政策由“生產者優先”轉為“消費者優先”,通過切實維護消費者權益與“客戶驅動機制”,推動產品質量、功能與附加值的提升,讓市場來倒逼生產企業進行調整。
  改革考核體系,引導地方政府樹立科學“政績觀”。地方領導幹部的“GDP掛帥”情結是造成產能過剩的重要原因,陳文玲等專家建議,要下決心改革現有的政績考核體系,不再將GDP作為提拔幹部的主要標準,逐步加大如人均收入、人均綠地面積等民生、生態類指標的考核力度。同時,以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依據,將各級政府的政績考核機制科學化、法制化。
  “需謹防地方政府上馬項目是政績,淘汰項目也是政績的觀念。否則,就會陷入越干預越過剩、力度越大反彈越快的怪圈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表示。□
(編輯:SN05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81wewnf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